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634-8903传真:+86-123-4567
邮箱:75320186@qq.com
nba赌注平台:中国能源供需研究综述
nba赌注平台nba赌注平台:中国能源供需研究综述 王庆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 摘要:本文首先以总结的形式分析我国能源供需现状,然后研究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措施。为我国产业发展决策部门、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进一步研究我国能源供需问题提供了参考。关键词:中国能源;供需失衡;原因;解决方案基金项目:2008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研究”初步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HB08BYJ004。作者简介:王青(1954-),男,河北固安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和能源的问题,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经济理论、产业结构和管理科学。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也快速增长。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能源供需存在不平衡。因此,要深入分析失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能源供需现状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组织从不同角度对我国能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程美娥分析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差距。相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总量越来越大,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980年至2003年,我国能源生产平均增速在3%左右,远低于经济增速。到199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出现不平衡。尤其是1995年以后,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差距呈现出快速扩大的趋势。到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缺口达到23309万吨标准煤,产消费缺口率为21.79%。由于生产和消费总量不平衡,造成能源进出口贸易逆差。 2000年,我国能源进出口逆差创历史新高,达到5305万吨标准煤。这充分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供给总量。我国能源供需矛盾[1]突出。中国能源供需形势与前景分析课题组,从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发展时期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和供需失衡的情况。一是我国能源供应制约不断加大。到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总产量超过20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达22亿吨,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达到81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年发电量25003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二。
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压力逐渐加大。二是我国能源供给结构过度依赖煤炭。到2005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22亿吨,占一次能源结构的76.4%,比1978年提高6.1个百分点。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能源结构呈下降趋势。 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仅为1.8亿吨,占一次能源结构的12.6%,比1978年下降了11.@同比>1个百分点。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不仅增加了环境和交通压力,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三是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中国和能源的问题,全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分别为31%、32.8%、39.3%、41.0@>5%和43. 9%。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储备相对短缺,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而我国石油进口主要靠外国油轮运输,从而增加了石油进口的不确定性。因此,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能源供应约束的不断增加[2],加剧了我国能源供需失衡。何伦志等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能源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
nba赌注平台他们认为中国既是主要的能源生产国,也是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其能源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其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2%,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也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2.1%,天然气占1%;人均石油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人均天然气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3%。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仅占世界的11.6%,采储比为69年。人均煤炭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51.6@>4%。世界已探明煤炭储量的采储比为192年,美国高达258年,印度为230年。也就是说,我国不仅油气资源贫乏,人均煤炭资源也不丰富。 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9500万吨,仅次于美国。 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达到41%,并且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增长,而国内石油生产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消费的增长速度。长期来看,我国能源供应问题较为严峻。 [3] Michael T. Clary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必要性分析我国能源供需情况。
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必须得到能源供应的支持,因此中国政府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能源供应商。然而,世界上许多最丰富的能源供应来源已经被西方能源公司控制,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困境。美国能源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从 1990 年到 2002 年的 12 年间,中国的能源净使用量增长了 60%。预计到 2025 年将再增长 153%。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种增长的规模和速度,考虑到 1990 年中国的能源使用量不到西欧国家的一半,预计将高出 44%到2025年,超过所有西欧国家的总和。中国实现了石油自给自足:早在1993年,中国的石油生产和消费量就在每天300万桶左右。但中国的石油产量仅略有增长,2004 年达到每天 350 万桶,而石油消费量却猛增。因此,石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中国填补这一日益扩大的差距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石油进口。 2004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为320万桶/日,占总消费量的48%;到2025年,中国进口需求预计将达到1070万桶/日,占消费量的75%。
上述分析虽然有些主观,但可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能源进口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和困难,必须[4]高度重视。王建新、方淑芬根据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趋势,分析了我国石油需求的进口量。他们认为石油能源形势严峻。据统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与石油消费量之比)从1993年的6.71%上升到2000年的31.08%,31.@ 2001 年 >08%。@4.01%。到2020年,年石油需求量约为1.4@>5亿至6亿吨,是2000年的2~2.6倍。石油大规模进口给石油安全带来压力,目标是满足国内石油基本需求中国和能源的问题,力争2020年石油消费量控制在1.4@>5亿吨以内。预计我国原油生产高峰期将在2015年左右,最大产量可能达到2亿吨左右,2020年原油产量将在1.8亿-2.@之间>0亿吨。这意味着即使按照低位计划,石油进口量也需要2.500-2.7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5%-60%。通过以上分析中国和能源的问题,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我国石油能源[5]二、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原因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原因。
nba赌注平台吴中哲认为,长期严峻的形势绝非危言耸听,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此后,我国经济发展一直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表现在对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投入,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没有高科技支持和国家政策有效约束的情况下,他们的利润是基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和对环境的肆意践踏。以上。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从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来看,我国火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2.5%,可比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能耗高出21%,水泥综合能耗高出45%,乙烯综合能耗高出31%。从建国至今,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高消费必然导致高排放、高污染。垃圾排放水平远高于发达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废水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物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粗放型经营为主,浪费了大量资源。资源和能源。 [6] 查振祥从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高耗能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的影响。
由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的消耗来实现的,而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的消耗量很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垃圾大,污染重,资源利用效率低。目前我国发展较快的行业,如建筑、汽车等,都是高能耗、高物耗的行业。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太低:创造一美元的产值,煤炭、电力等能源消耗是美国的1.4@>3倍,德国和法国的1.0@>7倍,和日本11. 5次;用水量,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美国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因此,从目前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粗放型经营的发展模式,这将是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未来一段时间[7]。宗瀚从宏观经济发展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人们相信,任何经济增长都是建立在劳动力和资源支出的基础上的。但是,不同的增长方式和增长质量所涉及的劳动力和资源的数量有很大差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人们可以获得的利益也有很大的不同。以高科技和集约化经营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具有低消费、低环境污染、高收入的特点;否则,消费高,收入低,环境也受到污染。由于技术水平不同,我国万元产值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高出46%。
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粗放式发展不仅过度消耗资源,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来看,资源消耗总量过大,从而带动了能源的过度消耗。这也是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8] 曹远征分析了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主要能源问题。相信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1993年以来,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而且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能源存在三个主要问题。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和低能效。从总量上看,我国重工业目前占55%左右,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结构上看,我国煤炭比重过高,天然气比重过小。从能源利用的角度,一般认为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单位能源消耗的GDP)是日本的七分之一一、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低于世界平均2倍以上。从目前综合能源系统效率的不同计算方法来看,我国能源效率在30%左右,估计发达国家已经达到40%甚至50%。
nba赌注平台不仅如此,我国的能源供应企业也不同程度地粗放经营,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能耗企业技术含量较低,部分企业浪费严重。这些也是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 [9] 张云洲等。从煤炭为主要常规能源、其他能源占比较小的国家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情况。他们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常规能源的国家之一。 2005年,煤炭仅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21.0@>8%,而我国高达68.9%。在中国常规能源经济可采探明剩余可采储量总量中,煤炭占81.0@>45%,石油占2.8%,天然气占0.3 %,水电占比0.3%。占9.5%(技术上可利用的水能,按100a使用量计算)。尽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水电开发、沼气建设、风电建设、太阳能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迎来黄金期持续快速增长,但总体而言中国和能源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然很小,只能起到辅助调节作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煤炭的生产、供应和高效利用成为落实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确保安全可靠的重大问题。发电能源供应。 .
nba赌注平台同时,小煤矿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开采率一般在50%左右,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资源开采率不到30%,有的只有10%-15%,远远低于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这种以煤炭为主要常规能源的单一供给结构,供给能力有限。不仅如此,我国煤矿资源开采率低,小煤矿布局不合理,还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些也是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10],不容忽视。 三、解决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措施 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组织从不同角度分析解释了我国解决能源供需失衡的措施。曹远征认为,我国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各个方面推动形成节能型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节能型经济。 选择资源节约、质量效益和技术主导的开发方法。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产量增速,降低生产成本和消费增速,实现主要能源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提高一次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我国能源供需向平衡方向发展。这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多方面形成节能与能源发展……